肘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鍛鍊、關節腔注射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對於肘關節骨性關節炎,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等能有效減輕炎症和疼痛。布洛芬緩釋膠囊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從而減輕炎症反應和疼痛感受。雙氯芬酸鈉腸溶片能快速被腸道吸收,發揮抗炎、鎮痛作用。塞來昔布膠囊對環氧化酶-2有高度選擇性抑製作用,在減輕疼痛的同時,胃腸道不良反應相對較少。這些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 物理治療:熱敷、按摩、針灸等物理方法對肘關節骨性關節炎有幫助。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如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肘關節,能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按摩通過專業手法,可改善關節活動度,減輕關節壓力。針灸刺激特定穴位,調節經絡氣血,改善肘關節局部的氣血運行,減輕炎症和疼痛,促進關節功能恢復。
3. 康復鍛鍊:針對肘關節骨性關節炎,適當的康復鍛鍊很關鍵。如伸展運動,緩慢伸直和彎曲肘關節,可增加關節活動範圍,防止關節僵硬。握拳練習,反復握拳、松開,增強手部和肘部肌肉力量,穩定關節。旋轉運動,輕輕旋轉前臂,改善關節靈活性。這些鍛鍊有助於維持關節功能,減少肌肉萎縮。
4. 關節腔注射治療:向肘關節腔內注射藥物對骨性關節炎有療效。常用的有玻璃酸鈉注射液、糖皮質激素等。玻璃酸鈉注射液注入關節腔後,可增加關節液的黏稠性和潤滑功能,減少關節軟骨之間的摩擦,保護關節軟骨,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糖皮質激素能減輕關節內炎症反應,快速緩解疼痛和腫脹。
5. 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肘關節骨性關節炎。如關節清理術,通過手術清除關節內的游離體、增生的滑膜等,減輕關節磨損和炎症。截骨術可改變關節的力線,減輕關節局部壓力,延緩關節退變。關節置換術則適用於嚴重的肘關節骨性關節炎,能有效改善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使用藥物要注意不良反應,進行物理治療和康復鍛鍊需掌握合適的強度和頻率,關節腔注射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手術治療後要按要求進行護理和康復訓練,定期復查,根據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