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發生後可通過復位、固定、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等方法處理。
1. 復位:骨折後首先要進行復位,將移位的骨折段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關係,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這對骨折愈合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骨折斷端對位對線良好,才能為後續的愈合創造有利條件。閉合復位是通過手法操作,利用牽引、對抗牽引等手法使骨折復位,適用於大多數骨折。而切開復位則是通過手術切開骨折部位,直接暴露骨折端,在直視下將骨折復位,適用於手法復位失敗等情況。
2. 固定:固定能使骨折部位保持穩定,防止骨折斷端再移位,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環境。外固定常用的有石膏繃帶固定,能塑形良好,固定範圍廣;小夾板固定則具有固定可靠、便於關節活動等優點;還有外固定支架,適用於開放性骨折等。內固定是通過手術將接骨板、螺絲釘等固定器材植入體內,固定骨折斷端,常用於複雜骨折。
3. 藥物治療:可使用傷科接骨片,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壯骨,促進骨折部位血液循環,利於骨折愈合;骨肽片能調節骨代謝,刺激成骨細胞增殖,促進新骨形成;仙靈骨葆膠囊能滋補肝腎、接骨續筋,增強骨骼營養,加快骨折恢復,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囑咐使用。
4. 康復訓練: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併發症。在骨折固定期間,可進行肌肉的等長收縮鍛鍊,即肌肉收縮但關節不活動。隨著骨折愈合,逐漸增加關節的活動度訓練、力量訓練等,幫助恢復肢體功能。
5. 手術治療:對於一些嚴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骨折合併血管神經損傷等,手術治療是必要的。通過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能更準確地恢復骨折的解剖結構,使用合適的內固定器材穩定骨折斷端,為骨折愈合提供堅強的支撐,促進骨折早日康復。
骨折發生後要積極配合醫生的各項安排,按照要求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便瞭解骨折愈合情況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患肢,避免二次受傷,合理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