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脊柱骨折的病因

發佈時間:2025-02-13 11:37:31
李偉明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脊柱骨折的病因主要有高處墜落傷、交通事故傷、骨質酥鬆、重物撞擊、先天性脊柱發育異常等。

1. 高處墜落傷:從高處不慎墜落,身體受到巨大衝擊力,脊柱作為支撐結構易承受過度壓力而骨折。比如建築工人從腳手架墜落、兒童從高處玩耍跌落等情況。發生此類情況後,需立即呼叫急救,在搬運過程中要保持脊柱的穩定,避免二次損傷,到醫院後根據骨折嚴重程度,可能採取保守治療如臥床休息、佩戴支具,或手術治療如內固定等。

2. 交通事故傷:車輛碰撞瞬間產生的強大外力,可使駕乘人員脊柱遭受嚴重損傷。高速行駛時的急剎車或碰撞,人體慣性作用下脊柱易骨折。受傷後要盡快脫離事故現場,避免再次受傷,及時送醫。醫生會根據骨折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如輕微骨折可保守治療,嚴重骨折可能需手術復位固定。

3. 骨質酥鬆:多見於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骨量逐漸流失,骨質變得酥鬆脆弱,輕微外力如咳嗽、彎腰等都可能引發脊柱骨折。日常要注重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多曬太陽,適當運動增強骨密度。發生骨折後,根據病情可選擇保守治療或椎體成形術等手術治療。

4. 重物撞擊:如遭遇重物直接撞擊脊柱部位,像工地落物砸中背部等情況,強大的衝擊力可導致脊柱骨折。受傷後要及時檢查,判斷骨折情況。較輕骨折可通過休息、藥物輔助治療促進恢復,嚴重骨折則需手術修復受損骨骼結構。

5. 先天性脊柱發育異常:部分人由於先天性因素,脊柱結構存在缺陷,相比正常人更易發生骨折。在成長過程中要注意保護脊柱,避免劇烈運動和外傷。一旦發生骨折,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患者具體發育異常情況和骨折程度,可能涉及手術矯正和康復治療。

脊柱骨折後,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進行治療和康復。治療期間,保持正確的姿勢和體位,避免脊柱承受過大壓力。康復過程中,循序漸進進行功能鍛鍊,不可操之過急。定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恢復情況並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脊柱骨折的病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