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主要由股骨、脛骨、髕骨、腓骨小頭、半月板等構成。
1. 股骨:股骨是人體最長的管狀骨,其下端膨大,形成內側髁和外側髁,這兩個髁與脛骨的相應髁共同構成膝關節的主要關節面。股骨髁的關節面光滑,覆蓋有透明軟骨,能夠減少運動時的摩擦,使膝關節的屈伸活動更加順暢。
2. 脛骨:脛骨是小腿的主要承重骨,其上端膨大,形成內側髁和外側髁,與股骨髁相對應。脛骨髁的關節面也覆蓋有透明軟骨,與股骨髁共同構成膝關節的關節面。脛骨的髁間隆起是重要的解剖結構,對膝關節的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
3. 髕骨:髕骨是人體最大的籽骨,位於膝關節前方,股四頭肌肌腱內。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股四頭肌的力臂,提高股四頭肌的收縮效率,從而增強膝關節的伸直力量。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髕骨在股骨髁間溝內上下滑動。
4. 腓骨小頭:腓骨小頭位於小腿外側,是腓骨的近端。它與脛骨外側髁之間有韌帶相連,參與膝關節的穩定。雖然腓骨小頭在膝關節的構成中相對較小,但它對維持膝關節的外側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5. 半月板:半月板是位於脛骨髁與股骨髁之間的纖維軟骨結構,分為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半月板的主要作用是緩衝膝關節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衝擊力,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同時還能起到潤滑關節、減少摩擦的作用。
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關節之一,日常活動中應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準備。如果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