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脫位的體徵主要包括畸形、彈性固定、關節盂空虛等。
1. 畸形:關節脫位後,肢體常出現明顯的形態改變,與正常關節形態不同,如肩關節脫位時,上臂呈典型的方肩畸形等。
2. 彈性固定:脫位後,關節周圍的肌肉痙攣收縮,可使脫位後的關節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彈性抵抗感,去除外力後,關節又可回到原來的脫位位置,如肘關節脫位後呈半屈位彈性固定。
3. 關節盂空虛:由於關節頭脫出關節窩,導致關節盂處空虛,可在體表觸摸到相應部位的凹陷,如髖關節脫位時,在腹股溝處可觸及空虛感。
在診斷關節脫位時,醫生通常會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檢查如 X 線、CT 等來明確診斷。一旦確診為關節脫位,應及時進行復位等治療,以恢復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同時,患者在治療後需要遵循醫囑進行康復鍛鍊,避免過早負重或劇烈運動,以免影響關節的恢復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