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頸動脈彩超主要檢查頸動脈內中膜厚度、頸動脈斑塊、頸動脈狹窄程度、頸動脈血流情況、頸動脈血管壁鈣化等。
1. 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是評估頸動脈早期病變的重要指標,正常情況下內中膜厚度有一定範圍,當數值增厚時,提示可能存在血管壁的早期損傷,往往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表現,可反映血管的健康程度,對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重要意義。
2. 頸動脈斑塊:通過彩超能清晰觀察到斑塊的大小、形態、位置、數量以及回聲特點等。軟斑通常提示斑塊不穩定,容易破裂脫落,進而導致腦栓塞等嚴重後果;硬斑相對穩定,但同樣會影響頸動脈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導致血管狹窄。
3. 頸動脈狹窄程度:精確測量頸動脈內徑,結合血流動力學參數,能準確判斷血管狹窄的程度。輕度狹窄可能無明顯症狀,而中重度狹窄會影響腦部血液供應,引發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導致腦梗死。
4. 頸動脈血流情況:檢測頸動脈內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血流頻譜形態等。血流異常可反映血管的通暢程度以及血管壁對血流的影響,如血流速度減慢可能提示血管狹窄或阻塞,血流方向改變可能與血管畸形等有關。
5. 頸動脈血管壁鈣化:能發現血管壁上的鈣化灶,鈣化程度不同對血管功能的影響也不同。鈣化會使血管壁變硬、彈性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也影響對血管其他病變的評估和治療。
進行雙側頸動脈彩超檢查前無需特殊準備,檢查時需放鬆心情,按照醫生指示保持正確體位。檢查後若發現異常結果,應及時與醫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