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裂開可能是咬硬物、外力撞擊、牙齒過度磨損、齲齒、牙髓炎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修復治療、補牙、根管治療等。
1. 咬硬物:進食時經常咬食過硬的食物,如堅果、骨頭等,會使牙齒承受過大的壓力,導致牙齒裂開。應避免再咬硬物,若裂開程度較輕,可通過調整飲食,以軟食為主,讓牙齒得到休息;若裂開嚴重,可能需進行修復治療,如做牙冠修復,恢復牙齒外形和功能。
2. 外力撞擊:意外摔倒、碰撞等外力衝擊,易使牙齒出現裂縫。需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裂開情況處理。輕度裂縫可先觀察,避免患牙受力;若裂縫較深,可能要進行補牙或做根管治療後再修復。常用藥物如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緩釋膠囊,遵醫囑用藥。
3. 牙齒過度磨損:長期不良的咀嚼習慣、夜磨牙等,會造成牙齒過度磨損,牙體組織薄弱,從而導致牙齒裂開。要糾正不良咀嚼習慣,有夜磨牙情況可佩戴磨牙墊。對於磨損嚴重且裂開的牙齒,需進行修復治療,恢復牙齒正常形態。
4. 齲齒:細菌侵蝕牙齒,形成齲洞,隨著齲洞加深,牙齒結構遭到破壞,容易裂開。應及時就醫去除齲壞組織,然後進行補牙,常用補牙材料有樹脂材料等。若齲洞較深累及牙髓,可能需做根管治療。
5. 牙髓炎:牙髓發生炎症,炎症滲出物增多,導致髓腔內壓力升高,會引起牙齒疼痛、脆弱,進而裂開。需進行根管治療,去除感染的牙髓組織,消除炎症。術後可遵醫囑服用頭孢克肟顆粒、奧硝唑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
治療後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按時刷牙,使用牙線等清潔工具。避免食用過冷過熱及過硬食物,定期到醫院復查牙齒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