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吃了棗核後可採用密切觀察、進食膳食纖維豐富食物、喝植物油、就醫內鏡取出、手術治療等方法。
1. 密切觀察:小兒吃了棗核後,若棗核較小且表面光滑,有可能會隨著胃腸道蠕動自然排出體外。此時需密切觀察小兒有無腹痛、嘔吐、便血等異常症狀。一般讓小兒正常飲食、正常活動,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麵條等,保持大便通暢,等待棗核隨糞便排出。
2. 進食膳食纖維豐富食物: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棗核排出。可讓小兒適量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香蕉、蘋果、芹菜等。這些食物能增加糞便體積,使腸道蠕動加快,從而推動棗核順利通過腸道。
3. 喝植物油:植物油有一定的潤滑作用,能減少棗核在腸道內的摩擦,利於其排出。可讓小兒適量飲用一些植物油,如橄欖油、香油等。但要注意適量,避免引起小兒胃腸道不適。
4. 就醫內鏡取出:若棗核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或小兒出現腹痛、嘔吐等不適症狀,可就醫通過內鏡將棗核取出。內鏡可以直接觀察到棗核的位置,然後使用器械將其取出,避免棗核對胃腸道造成進一步損傷。
5. 手術治療:如果棗核導致胃腸道穿孔、梗阻等嚴重併發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能直接處理棗核引起的病變,修復受損的胃腸道組織。
小兒吃了棗核後,家長要保持冷靜,按照上述方法處理。若小兒出現劇烈腹痛、嘔吐頻繁、便血等症狀,應及時帶小兒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