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康復訓練的方法主要包括早期康復訓練、中期康復訓練和後期康復訓練等。
1.早期康復訓練:主要目的是減輕腫脹、疼痛,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包括患肢抬高、踝關節主動屈伸運動、足趾屈伸運動等。患肢抬高時,將患肢高於心臟水平,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踝關節主動屈伸運動時,緩慢地背伸和跖屈踝關節,每次保持5-10秒,重復10-20次。足趾屈伸運動時,用力屈伸足趾,每次保持5秒,重復10-20次。
2.中期康復訓練:隨著腫脹的消退和疼痛的減輕,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和範圍。包括踝關節被動屈伸運動、小腿肌肉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等。踝關節被動屈伸運動時,由治療師或家屬協助進行踝關節的背伸和跖屈,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過度用力。小腿肌肉力量訓練可以通過踮腳尖、提踵等動作進行,每次保持5-10秒,重復10-20次。平衡訓練可以在平衡板或軟墊上進行,逐漸增加平衡難度,提高平衡能力。
3.後期康復訓練:主要是恢復踝關節的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提高行走和運動能力。包括踝關節漸進性抗阻訓練、關節鬆動術、功能性訓練等。踝關節漸進性抗阻訓練時,使用彈力帶或重量進行踝關節的背伸和跖屈訓練,逐漸增加阻力。關節鬆動術可以由專業的康復師進行,幫助恢復踝關節的關節間隙和關節活動度。功能性訓練包括上下樓梯、行走、慢跑等,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和運動能力。
在進行跟骨骨折康復訓練時,需要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過度訓練導致再次受傷。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康復訓練。如果在康復過程中出現疼痛、腫脹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停止訓練,並咨詢專業醫生或康復師的意見。還應定期復查X光片,瞭解骨折愈合情況,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康復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