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多寶寶磕到頭起包應根據碰撞力度較大、頭皮血管豐富、顱骨發育未完善、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減少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冷敷、觀察、就醫等。
1. 碰撞力度較大:寶寶活潑好動,在玩耍過程中不小心快速摔倒或撞到尖銳物體,碰撞力度大會導致頭皮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包塊。磕到後應立即用冷毛巾或冰袋給寶寶受傷部位冷敷,每次15 - 20分鐘,間隔1 - 2小時可重復冷敷,能收縮血管減少出血腫脹。密切觀察寶寶精神狀態、有無嘔吐等異常。
2. 頭皮血管豐富:寶寶頭皮的血管較為豐富,受到輕微碰撞後,血管容易破裂出血,進而形成明顯的包塊。冷敷處理同前,同時要安撫好寶寶情緒,避免其因哭鬧加重局部充血。若包塊持續不消退或有增大跡象,及時就醫。
3. 顱骨發育未完善:1歲多寶寶顱骨還在發育階段,相對較軟,受到外力衝擊時,頭皮更容易出現損傷起包。先進行冷敷,之後要注意保護受傷部位,避免二次碰撞。日常要保證寶寶鈣等營養物質攝入,促進顱骨正常發育。若寶寶出現嗜睡、煩躁不安等,需盡快就醫。
4. 凝血功能異常:某些疾病可能導致寶寶凝血功能出現問題,使得受傷後出血不易止住,從而起包明顯。這種情況需及時就醫,一般會進行相關檢查如凝血功能檢測等。確診後可能會根據具體病情使用維生素K1注射液、氨甲環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藥物治療,務必遵醫囑用藥。
5. 血小板減少:寶寶體內血小板數量減少,會影響正常止血功能,磕傷後容易出現較大的包塊。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血常規等項目,明確血小板減少原因。若是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能會用到醋酸潑尼松片、地塞米松片、血寧糖漿等藥物,要嚴格遵醫囑用藥。
寶寶磕到頭起包後,要持續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飲食情況以及是否有嘔吐、抽搐等異常表現。如果出現異常,應立即帶寶寶前往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確保寶寶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