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甚麼叫橈骨頭半脫位

發佈時間:2025-02-11 11:11:46
李偉明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橈骨頭半脫位,又稱牽拉肘或保姆肘,是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尤其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這種損傷通常發生在幼兒的前臂受到縱向奉拉時,由於幼兒的橈骨頭髮育不完全,環狀韌帶相對弱,容易使橈骨頭向遠端滑移,導致部分環狀韌帶滑入肱橈關節並被卡住,從而形成半脫位。常見原因有上肢被牽拉、小兒關節發育不完善、外力撞擊等。

1.上肢被牽拉:多發生於兒童,當小兒上肢突然被牽拉,如家長提拉孩子手臂上下樓梯、穿衣時用力過猛等,肱橈關節間隙加大,關節內負壓驟增,使薄弱的環狀韌帶或部分關節囊嵌入肱橈關節之間,阻礙橈骨頭回復原位,從而導致橈骨頭半脫位。

2.小兒關節發育不完善:兒童時期,橈骨頭和環狀韌帶發育尚未成熟,橈骨頭相對較小,環狀韌帶鬆弛,對橈骨頭的穩定作用較弱。在日常活動中,輕微的外力作用就可能使橈骨頭髮生半脫位。

3.外力撞擊:雖然相對少見,但當肘部受到直接的外力撞擊時,如摔倒時肘部著地、被物體擊打等,強大的外力可能破壞肱橈關節的正常結構,導致橈骨頭半脫位,同時可能伴有周圍軟組織損傷。

當發生橈骨頭半脫位後,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復位後,短期內避免再次過度牽拉孩子的手臂,盡量讓受傷肢體得到充分休息。穿衣、活動時動作要輕柔,防止因不當操作再次引發脫位。若復位後孩子仍有明顯疼痛、活動受限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復診,以便醫生進一步檢查和處理。

相關文章
甚麼叫橈骨頭半脫位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