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變態反應分為四種類型,即 I 型速髮型、II 型細胞毒型、III 型免疫復合物型、IV 型遲髮型等。
1.I 型速髮型:主要由 IgE 介導,常見於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等。發病迅速,可在接觸過敏原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皮膚瘙癢、紅腫、風團等症狀,嚴重時可出現過敏性休克。
2.II 型細胞毒型:由 IgG 或 IgM 抗體與靶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激活補體系統,導致靶細胞溶解或損傷。常見於藥物過敏反應、輸血反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臨床表現為皮膚黏膜出血、貧血等。
3.III 型免疫復合物型:抗原與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沈積於血管壁或組織中,激活補體系統,導致炎症反應。常見於血清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疼痛、皮膚紅斑、水腫等。
4.IV 型遲髮型:由 T 細胞介導,接觸過敏原後 24 - 72 小時才出現反應,常見於接觸性皮炎、結核菌素試驗等。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硬結、水皰等,消退較慢。
注意,皮膚變態反應的類型多樣,臨床表現各異,診斷需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判斷。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如花粉、塵蟎、某些食物等。如出現皮膚過敏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加重病情。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