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乙肝常見的檢查有乙肝五項、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檢查、肝臟B超檢查、肝穿刺活檢等。
1. 乙肝五項:
主要用於判斷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感染的具體情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抗-HBe、乙肝核心抗體抗-HBc。若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提示可能感染了乙肝病毒。
2. 乙肝病毒DNA定量:
能直接反映體內乙肝病毒的數量和複製活躍程度。數值越高,說明病毒複製越活躍,傳染性越強。通過檢測結果,可評估抗病毒治療的療效及指導治療方案的調整。
3. 肝功能檢查:
瞭解肝臟的功能狀態,包括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膽紅素、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標。若肝功能異常,提示肝臟可能受到損傷,需要進一步明確原因。
4. 肝臟B超檢查:
觀察肝臟的大小、形態、實質回聲等情況,有助於發現肝臟有無炎症、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等病變。對於早期發現肝臟的器質性改變有重要意義。
5. 肝穿刺活檢:
是一種有創檢查,主要用於評估肝臟炎症和纖維化程度,明確診斷及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一般在其他檢查無法明確診斷或需要瞭解肝臟病理改變時採用。
在進行乙肝排查時,應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檢查前需遵循醫生的指導,如保持空腹、避免飲酒和劇烈運動等,以便獲得可靠的檢查結果,為後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