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可以分成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等。
1.穩定性心絞痛:是在冠狀動脈固定性嚴重狹窄的基礎上,由於心肌負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的臨床綜合徵。其特點是疼痛發作頻率相對穩定,疼痛性質多為壓榨性、悶痛或緊縮感,一般持續3-5分鐘,經休息或含服硝酸酯類藥物後可緩解。
2.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介於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臨床狀態。與穩定性心絞痛相比,疼痛發作頻率增加、疼痛程度加重、持續時間延長,有時休息時也可發作。其病情相對不穩定,容易進展為急性心肌梗死。
3.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併發血栓形成、冠狀動脈痙攣或斑塊破潰、出血等導致冠狀動脈完全閉塞,心肌嚴重而持久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壞死。臨床表現為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常伴有瀕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酯類藥物不能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
4.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患者無胸痛等相關症狀,但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觀證據,如心電圖 ST 段壓低、T波倒置等。這種情況可能在常規體檢或其他檢查中被發現。
冠心病患者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等。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處理病情變化。遵醫囑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如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應立即休息並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