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通常需要進行腦脊液檢查、腦電圖檢查、頭顱影像學檢查、病毒學檢查、腦組織活檢等。
1. 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壓力常增高,外觀清亮或微渾。細胞數增多,以淋巴細胞為主,可有紅細胞增多,蛋白含量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腦脊液中特異性抗體檢測,如單純皰疹病毒IgM抗體陽性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2. 腦電圖檢查:
常出現瀰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單側或雙側顳葉、額葉為著,可伴有週期性尖波、棘波發放。腦電圖異常對本病的診斷有一定提示作用,且可用於病情監測。
3. 頭顱影像學檢查:
頭顱CT早期可無明顯異常,隨著病情進展,可見顳葉、額葉低密度灶。頭顱MRI對病變的顯示更敏感,在發病早期即可發現顳葉、額葉等部位的長T1、長T2信號異常,增強掃描可見強化。
4. 病毒學檢查:
包括病毒分離、病毒核酸檢測等。從腦脊液、腦組織等標本中分離出單純皰疹病毒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操作複雜、耗時較長。病毒核酸檢測如聚合酶鏈反應PCR可快速、敏感地檢測出病毒核酸,對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
5. 腦組織活檢:
是診斷的最可靠方法,但為有創檢查,臨床應用較少。通過腦組織病理檢查,可發現神經元壞死、出血、炎症細胞浸潤等特徵性改變,有助於明確診斷。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病情凶險,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患者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完成各項檢查,以便盡早明確診斷並接受規範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導致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