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轉移腰疼可能是腰部過度勞損、腰部受寒、骨質酥鬆、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結核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保暖、補鈣、物理治療、抗結核治療等。
1. 腰部過度勞損: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頻繁彎腰或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會使腰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承受過大壓力,引發勞損,加重骨轉移帶來的腰疼。應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休息,可對腰部進行熱敷,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也可外用雲南白藥膏、活血止痛膏、消痛貼膏,遵醫囑用藥。
2. 腰部受寒:腰部保暖不當,風寒濕邪入侵,會導致局部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使疼痛加劇。要注意腰部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可佩戴護腰。疼痛時可進行艾灸,選取腎俞、委中、命門等穴位,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
3. 骨質酥鬆:骨轉移會破壞骨骼結構,加上患者可能本身存在骨質酥鬆,進一步降低骨密度,加重腰疼症狀。可補充鈣劑,如碳酸鈣 D3 片、維 D 鈣咀嚼片、枸櫞酸鈣片,遵醫囑用藥,同時多曬太陽,促進維生素 D 的合成,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抗骨質酥鬆藥物。
4.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的退變、損傷等,可導致髓核突出,壓迫周圍神經組織,與骨轉移共同作用,引發或加重腰疼。可進行牽引治療,減輕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配合按摩、推拿等物理治療,緩解肌肉緊張。疼痛嚴重時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
5. 腰椎結核:結核菌感染腰椎,破壞骨質,引起炎症反應,導致腰疼。需進行規範的抗結核治療,常用藥物有異煙肼片、利福平膠囊、吡嗪酰胺片,遵醫囑用藥,必要時可能需手術治療清除病灶。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腰部劇烈活動和再次受傷,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定期復查,根據身體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