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長東西可能是局部摩擦、過敏反應、外陰炎、尖銳濕疣、皮脂腺囊腫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減少摩擦、遠離過敏原、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局部摩擦:緊身衣物、長期騎行等過度摩擦下身,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增生或出現損傷性腫物。應選擇寬松、舒適的棉質衣物,避免長時間騎行。若已出現不適,可局部塗抹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遵醫囑用藥,促進恢復。
2. 過敏反應:接觸某些過敏原,如衛生用品、新內褲材質等,可引發過敏,出現皮疹等。需盡快明確並遠離過敏原,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遵醫囑用藥,緩解過敏症狀。
3. 外陰炎:不注意下身衛生,細菌等病原體入侵,引發炎症,可出現紅腫、疙瘩等。要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褲。可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潔爾陰洗液、婦炎潔洗液清洗外陰,遵醫囑用藥,消除炎症。
4. 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通過性接觸傳播。表現為下身出現菜花狀、乳頭狀贅生物。可採用激光、冷凍、電灼等物理方法去除疣體,也可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氟尿嘧啶軟膏,遵醫囑用藥。
5. 皮脂腺囊腫:皮脂腺導管堵塞,皮脂無法正常排出形成囊腫。一般無症狀,繼發感染時會紅腫疼痛。較小的囊腫可先觀察,較大或反復感染的囊腫需手術切除。
出現下身異常及時就醫,嚴格按醫生指導治療,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