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裡面破了可能是挖耳不當、耳部外傷、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皰疹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清潔護理、藥物治療等。
1. 挖耳不當:經常用尖銳物品挖耳,很容易損傷耳道皮膚導致破損。平時應避免使用尖銳工具挖耳,若破損較輕,保持耳部清潔乾燥,避免進水,一般可自行愈合;若破損處有炎症,可遵醫囑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硼酸冰片滴耳液進行消炎治療。
2. 耳部外傷:頭部受到撞擊、耳部被擊打等外傷情況,可能致使耳朵內部破損。受傷後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查看損傷程度。若只是輕微破損,可在醫生指導下對耳部進行清潔消毒;若損傷較重,可能需要進行縫合等處理,同時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預防感染。
3. 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膚的瀰漫性炎症,炎症刺激可導致耳道皮膚破潰。要保持外耳道清潔,減少分泌物刺激。可遵醫囑使用氫化可的鬆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塗抹於外耳道,以減輕炎症、促進愈合。
4. 中耳炎:中耳發生炎症,膿性分泌物增多,可能會腐蝕鼓膜等耳部結構導致破損。可先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清洗耳道內的分泌物,然後遵醫囑滴入氯霉素滴耳液、地塞米松磷酸鈉滴耳液、酚甘油滴耳液,以控制炎症,緩解症狀。
5. 耳部皰疹:由病毒感染引起,皰疹破潰後可造成耳朵裡面破損。需注意耳部衛生,避免搔抓。可遵醫囑口服阿昔洛韋片、伐昔洛韋片、泛昔洛韋片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可配合塗抹噴昔洛韋乳膏、阿昔洛韋乳膏等藥物促進恢復。
耳部破損後要注意耳部衛生,避免污水進入耳朵,防止加重感染。飲食上盡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用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耳部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