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外科主要診治耳部疾病、鼻部疾病、咽喉部疾病、口腔頜面部疾病、頸部疾病等。
1. 耳部疾病:涵蓋外耳、中耳、內耳各類病症。常見的有外耳道炎,多因細菌感染引發,出現耳部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中耳炎,可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會導致聽力下降、耳鳴等;耳硬化症,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內耳疾病,漸進性聽力減退是主要表現;梅尼埃病,以膜迷路積水為基本病理特徵,發作性眩暈、波動性聽力下降等為典型症狀;聽神經瘤,屬良性腫瘤,早期可能出現耳鳴、聽力減退,隨著腫瘤增大,會壓迫周圍組織引發相應症狀 。
2. 鼻部疾病:包含鼻腔、鼻竇等部位病變。像鼻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鼻炎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慢性鼻炎則與多種因素有關,患者會有鼻塞、流涕等症狀;鼻竇炎,多因鼻竇開口阻塞、感染等導致,出現膿涕、頭痛等表現;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竇黏膜的常見慢性疾病,會造成持續性鼻塞;鼻腔鼻竇惡性腫瘤,早期症狀不典型,後期可出現鼻出血、面部麻木等;鼻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後鼻孔閉鎖等,會影響新生兒呼吸。
3. 咽喉部疾病:涉及咽、喉等區域問題。咽炎,有急性和慢性,急性咽炎起病急,慢性咽炎症狀持續時間長,常有咽部不適感;扁桃體炎,多由細菌和病毒感染所致,咽痛、發熱是常見症狀;喉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喉炎可導致聲音嘶啞、咳嗽等,慢性喉炎症狀相對較輕;喉癌,早期可能出現聲音嘶啞,隨病情進展會有呼吸困難等;下嚥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中晚期可出現吞咽困難等。
4. 口腔頜面部疾病:包含口腔、頜骨等部位病症。口腔潰瘍,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週期性、復發性特點;牙周炎,是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會導致牙齦紅腫、出血等;頜面部骨折,多因外傷引起,會出現局部疼痛、腫脹、畸形等;口腔頜面部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腫瘤生長緩慢,惡性腫瘤生長迅速且可轉移;涎腺疾病,如涎腺炎、涎腺腫瘤等,會影響涎腺分泌功能。
5. 頸部疾病:包括頸部軟組織、甲狀腺等病變。頸部淋巴結炎,多由附近器官感染擴散引起,表現為淋巴結腫大、疼痛;甲狀腺結節,多數為良性,少數可能惡變;甲狀腺炎,有多種類型,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等,會影響甲狀腺功能;頸部先天性疾病,如鰓裂囊腫、甲狀舌管囊腫等;頸部惡性腫瘤,如頸部轉移癌等,需要明確原發灶進行治療。
在出現上述相關症狀時,應及時前往頭頸外科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詳細檢查和診斷,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醫生,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和調整治療措施,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