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萎縮可能是刷牙方法不正確、不良修復體、牙周炎、牙齒位置異常、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糾正刷牙習慣、拆除不良修復體、牙周治療、正畸治療、補充營養等。
1. 刷牙方法不正確:長期採用橫刷法等錯誤刷牙方式,會過度摩擦牙齦,導致牙齦退縮。應學習巴氏刷牙法,將牙刷與牙長軸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齦-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鋪於齦緣上,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內,用輕柔壓力使刷毛在原位進行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每次顫動4-5次,顫動時牙刷移動約1毫米,每次只刷2-3顆牙,再將牙刷移至下一組牙。
2. 不良修復體:不合適的假牙、牙套等修復裝置,會持續刺激牙齦組織,引發牙齦萎縮。需及時前往口腔科,由醫生拆除不良修復體,重新製作貼合口腔情況的修復裝置,確保修復體邊緣密合,不會對牙齦產生不良刺激。
3. 牙周炎:牙菌斑、牙結石長期堆積,引發牙周組織炎症,破壞牙周支持組織,致使牙齦萎縮。可進行齦上潔治術,通過超聲波潔牙機去除齦上牙結石;齦下刮治術,手動刮除齦下牙結石;還可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消除炎症,控制病情發展。
4. 牙齒位置異常:個別牙齒錯位、扭轉等,導致局部牙齦所受的機械刺激過大,引起牙齦萎縮。一般需要進行正畸治療,通過佩戴傳統金屬牙套、隱形牙套等矯正裝置,緩慢移動牙齒到正常位置,減少對牙齦的異常刺激。
5. 營養不良:身體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D、鈣等營養物質,會影響牙齦組織的正常代謝和修復,導致牙齦萎縮。日常飲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橙子、菠菜、牛奶等。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維生素C片、維生素D軟膠囊、碳酸鈣D3顆粒,補充營養。
日常要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定期更換。學會正確使用牙線,清理牙縫食物殘渣。定期到口腔科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口腔問題。避免食用過硬、過黏食物,減少對牙齦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