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包括以下
1. 皮膚護理:預防壓瘡是關鍵,需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使用氣墊床或減壓墊等輔助工具,避免局部長期受壓等。
2. 呼吸道護理:鼓勵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時叩背,促進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可給予霧化吸入等治療等。
3. 泌尿系統護理:保持會陰部清潔,定時夾閉導尿管,進行膀胱功能訓練,避免泌尿系統感染,必要時留置導尿管並做好護理等。
4. 飲食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以增強病人的抵抗力,促進骨折愈合,鼓勵病人多飲水等。
5. 肢體功能鍛鍊:根據骨折恢復情況,進行早期的肌肉收縮鍛鍊和後期的關節活動鍛鍊,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等。
皮膚護理:
定時協助病人翻身,一般每 2 小時一次,避免局部皮膚長時間受壓。按摩受壓部位,用手掌大小魚際肌緊貼皮膚,壓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環形按摩。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每日用溫水擦拭全身,更換衣物和床單。使用氣墊床或減壓墊等輔助工具,能有效分散身體壓力,降低壓瘡發生風險。
呼吸道護理:
指導病人進行深呼吸訓練,吸氣時盡量使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收縮,每次練習 5 - 10 分鐘,每日數次。鼓勵病人有效咳嗽,先進行幾次深呼吸,然後在深吸氣後用力咳嗽,將痰液咳出。定時為病人叩背,叩背時五指併攏,掌指關節屈曲呈 120 度,利用腕關節力量有節奏地叩擊病人背部,從下往上,從外向內,每次叩背 10 - 15 分鐘。對於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病人,可給予霧化吸入治療,以稀釋痰液,促進排出。
泌尿系統護理:
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用溫水清洗尿道口及周圍皮膚。定時夾閉導尿管,每 4 - 6 小時開放一次,以鍛鍊膀胱功能。對於需要留置導尿管的病人,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定期更換導尿管和尿袋,防止泌尿系統感染。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不少於 2000ml,以增加尿量,起到沖洗尿路的作用。
飲食護理:
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雞蛋、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增加食物的種類和口味,以提高病人的食慾。對於食慾較差的病人,可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證營養的攝入。鼓勵病人多飲水,以促進新陳代謝,防止泌尿系統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
肢體功能鍛鍊:
在骨折早期,主要進行肌肉收縮鍛鍊,如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踝關節背伸和跖屈等,每次收縮保持 5 - 10 秒,放鬆 10 秒,每組練習 10 - 15 次,每日進行 3 - 4 組。在骨折後期,逐漸進行關節活動鍛鍊,如膝關節的屈伸、髖關節的外展和內收等,活動範圍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活動強度,但要避免過度活動導致骨折移位。可在醫生或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功能鍛鍊,也可使用康復器械輔助鍛鍊。
注意事項: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徵、傷口情況和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保持病室環境整潔、安靜,空氣流通,為病人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鼓勵病人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