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殘端瘻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禁食胃腸減壓、營養支持、抗感染治療、引流、手術治療等。
1. 禁食胃腸減壓:通過禁食和胃腸減壓,可減少胃腸道內容物的分泌與瀦留,降低十二指腸內壓力,減少消化液從殘端瘻口流出,從而減輕對周圍組織的刺激和感染風險,有利於殘端瘻口的愈合。具體做法是患者需嚴格禁食,通過鼻腔插入胃管至胃內,連接胃腸減壓器,持續吸引胃內的氣體和液體,保持胃管通暢,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
2. 營養支持:十二指腸殘端瘻患者由於消化液丟失、感染等因素,營養消耗大,且胃腸道功能受影響,營養支持能為患者提供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瘻口愈合。一般可採用腸外營養,通過靜脈輸入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營養制劑,根據患者體重和營養狀況計算所需營養量;也可在病情允許時,嘗試腸內營養,經鼻飼管或造瘻管給予營養制劑。
3. 抗感染治療:十二指腸殘端瘻易引發腹腔感染,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防止感染擴散,為瘻口愈合創造良好的局部和全身環境。常用藥物如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注射劑,能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對多種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有抗菌作用;甲硝唑注射液,可殺滅厭氧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對腸道常見細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具體用藥需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遵醫囑使用。
4. 引流:通過放置引流管,可及時引出從十二指腸殘端瘻口流出的消化液,避免消化液在腹腔內積聚,減少對周圍組織的腐蝕和感染,促進局部炎症消退,利於瘻口愈合。一般在超聲或 CT 引導下,準確將引流管放置在瘻口周圍合適位置,保持引流管通暢,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質變化,根據引流情況適時調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換引流管。
5. 手術治療:對於經保守治療無效,瘻口長期不愈合,或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腹腔膿腫、出血等情況時,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瘻口修補術、殘端造口術等。瘻口修補術是直接將瘻口縫合修補,恢復十二指腸的完整性;殘端造口術則是將十二指腸殘端重新造口,使消化液改道,減少對瘻口周圍組織的刺激,促進愈合。手術風險較大,需綜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後謹慎選擇。
治療期間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徵、腹部症狀和體徵變化,定期復查血常規、生化指標等。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合理調整治療方案。嚴格按照醫生要求進行護理和治療,確保各項措施有效實施,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