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確診方法有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等。
1.臨床表現:慢性胰腺炎患者常有反復發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疼痛程度輕重不一。還可能伴有消化不良症狀,如食慾減退、腹脹、脂肪瀉等。部分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糖尿病等表現。
2.實驗室檢查:血澱粉酶、脂肪酶在急性發作期可升高,但在非發作期可能正常。血糖測定可能發現血糖升高,提示胰腺內分泌功能受損。血清胰蛋白酶原、脂肪酶等胰腺外分泌功能相關指標也可能出現異常。
3.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可發現胰腺形態改變,如胰腺腫大或萎縮、胰管擴張等。CT檢查能更清晰地顯示胰腺的結構,對診斷有重要價值,可見胰腺實質鈣化、胰管結石等。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可直觀顯示胰膽管系統的形態,有助於發現胰管的狹窄、擴張等病變。
4.病理檢查:通過手術或內鏡下獲取胰腺組織進行病理檢查,若發現胰腺組織有纖維化、炎症細胞浸潤、腺泡萎縮等典型病理改變,可確診慢性胰腺炎,但該檢查為有創檢查,一般不作為首選。
慢性胰腺炎的診斷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患者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和診斷,以便盡早明確病情並接受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