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小便刺痛可服用的藥物有抗生素類、非甾體抗炎藥、α受體阻滯劑、抗膽鹼能藥物、抗病毒藥物等。
1. 抗生素類:是治療因細菌感染引發小便刺痛最常用的藥物。常見的如左氧氟沙星,它能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礙細菌DNA複製,從而達到殺菌效果,對大腸桿菌、克雷伯菌屬等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有很好療效;頭孢克肟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強抗菌活性,可用於治療淋球菌等所致的尿道炎等疾病,能有效緩解小便刺痛症狀。
2. 非甾體抗炎藥:像布洛芬這類藥物,主要作用是減輕炎症反應和緩解疼痛。當小便刺痛伴隨局部炎症,引起疼痛較為明顯時,布洛芬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從而減輕疼痛和炎症,幫助患者緩解不適。
3. 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是此類藥物代表。對於因前列腺增生導致小便刺痛的情況,它可以選擇性地阻斷前列腺和膀胱頸部的α1A受體,鬆弛平滑肌,降低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困難,進而減輕因排尿不暢引起的小便刺痛症狀。
4. 抗膽鹼能藥物:托特羅定適用於因膀胱過度活動症引起的小便刺痛。它能競爭性抑制乙酰膽鹼與膀胱逼尿肌上的M受體結合,從而抑制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縮,穩定膀胱功能,緩解因膀胱不穩定導致的小便刺痛。
5. 抗病毒藥物: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如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尿道炎等導致小便刺痛,阿昔洛韋可發揮作用。它在體內被病毒的胸苷激酶磷酸化成單磷酸阿昔洛韋,進而轉化為三磷酸阿昔洛韋,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阻礙病毒DNA合成,達到治療目的。
用藥時需根據具體病因選擇合適藥物,不可自行隨意用藥。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後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規範治療,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