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難受可能是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心血管疾病、貧血、電解質紊亂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
1.過度勞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或精神緊張,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臟難受。建議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可適當進行一些舒緩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
2.情緒激動:劇烈的情緒波動,如憤怒、焦慮等,會引起心臟血管收縮,出現心臟難受的症狀。建議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可通過聽音樂、與朋友交流等方式緩解情緒。
3.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會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導致心臟難受。建議遵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膠囊、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辛伐他汀片、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片、比索洛爾片、阿替洛爾片等進行治療。
4.貧血:血紅蛋白含量降低,導致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心臟需要更努力地工作,從而引起心臟難受。建議多吃富含鐵、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等,必要時遵醫囑補充鐵劑等。
5.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症、低鎂血症等,會影響心臟的電活動,導致心臟難受。建議多吃富含鉀、鎂的食物,如香蕉、堅果等,嚴重時遵醫囑靜脈補充鉀鹽、鎂鹽等。
如果心臟難受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立即就醫,避免自行用藥。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心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