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後食慾下降可能是放療副作用、味覺改變、口腔黏膜損傷、胃腸道功能紊亂、心理因素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改善口腔狀況、調節心理等。
1. 放療副作用:放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身體正常細胞產生一定損害,影響消化功能,進而導致食慾下降。可嘗試少食多餐,選擇清淡、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如小米粥、軟麵條、雞蛋羹等。也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如復合維生素B片、維生素B6片、維生素B12片,遵醫囑用藥,有助於促進消化,提升食慾。
2. 味覺改變:放療可能使味蕾功能受影響,導致味覺遲鈍或改變,降低進食興趣。烹飪時可多使用蔥、姜、蒜、檸檬等有特殊香味的調料來增添食物風味。嘗試不同質地和溫度的食物,如吃些稍涼的水果沙拉、酸奶等。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甲地孕酮分散片、醋酸潑尼松片、多酶片,以改善食慾。
3. 口腔黏膜損傷:放療易引發口腔黏膜炎症、潰瘍等,進食時疼痛會抑制食慾。要保持口腔清潔,使用淡鹽水或專用漱口水勤漱口,如康復新液。疼痛嚴重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多卡因凝膠、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口腔潰瘍散,促進黏膜修復,緩解疼痛,利於進食。
4. 胃腸道功能紊亂:放療刺激胃腸道,使其蠕動和消化功能失調。可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菠菜、香蕉、燕麥等,促進腸道蠕動。適當進行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輕柔打圈。必要時遵醫囑服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多潘立酮片,調節腸道菌群,增強胃腸動力。
5. 心理因素:放療期間患者可能因擔心病情等產生焦慮、抑鬱情緒,影響食慾。家人要多陪伴、鼓勵患者,營造輕鬆的就餐氛圍。患者可通過聽音樂、散步等方式緩解壓力。嚴重時可尋求心理醫生幫助,必要時遵醫囑服用抗焦慮抑鬱藥物,如捨曲林片、帕羅西汀片、氟西汀膠囊。
放療後要密切關注身體狀況,根據食慾和消化情況及時調整飲食。若食慾下降問題持續不緩解或出現體重明顯下降等異常,應及時與醫生溝通,以便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