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靜脈炎的臨床表現包括局部疼痛、腫脹、紅斑、發熱、壓痛等。以下是其具體表現:
1. 局部疼痛:多為持續性鈍痛,活動或站立時疼痛加重,休息後可緩解。疼痛部位通常與靜脈炎發生的部位一致,如下肢深靜脈炎可引起小腿疼痛。
2. 腫脹:受累靜脈周圍組織出現腫脹,以肢體遠端較為明顯,可伴有皮膚緊張、發亮。
3. 紅斑:局部皮膚出現紅斑,顏色鮮紅或暗紅,邊界清楚,與周圍正常皮膚有明顯差異。
4. 發熱: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熱,體溫一般在 38℃左右,多為低熱稽留熱型。
5. 壓痛:沿靜脈走行部位有明顯壓痛,觸之如繩索狀,硬度增加。
在治療血栓性靜脈炎時,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可適當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同時,要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如使用抗凝、溶栓藥物等,以緩解症狀、防止血栓擴大。定期復查凝血功能等相關指標,觀察病情變化。如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