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的皮損表現多樣,常見的有類風濕結節、乾燥性皮膚病、銀屑病樣改變、紅斑狼瘡樣皮疹、血管炎等。
1. 類風濕結節:多見於關節隆突部及受壓部位的皮下,如肘部、膝關節等,呈圓形或橢圓形,質地堅硬,大小不一,活動度小,無壓痛。
2. 乾燥性皮膚病:患者可出現皮膚乾燥、脫屑、瘙癢等症狀,常見於四肢、軀乾等部位,尤其在冬季症狀更為明顯。
3. 銀屑病樣改變:部分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出現類似銀屑病的皮損,表現為紅斑、鱗屑,可累及全身皮膚,但以四肢伸側及頭皮等部位較為常見。
4. 紅斑狼瘡樣皮疹:少數患者可出現類似紅斑狼瘡的皮疹,如面部蝶形紅斑、盤狀紅斑等,但通常不如紅斑狼瘡典型,且可伴有類風濕關節炎的其他表現。
5. 血管炎:可表現為皮膚紫癜、潰瘍、壞死等,常見於下肢及足部,嚴重時可累及內臟血管。
注意事項:患者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及摩擦皮膚,以免加重皮損。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因為寒冷可能會加重皮膚症狀。在治療過程中,應嚴格遵醫囑使用藥物,避免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以防止病情反復或加重。如有皮膚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並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