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澱粉樣血管病是一種以腦皮質和軟腦膜中小動脈壁澱粉樣物質沈積為特徵的腦血管病。澱粉樣物質主要由β-澱粉樣蛋白組成,這些蛋白在血管壁內逐漸沈積,導致血管壁增厚、變硬、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也可引起血管狹窄,影響腦血流灌注。
腦澱粉樣血管病可引起多種神經系統症狀,如反復的腦葉出血、頭痛、頭暈、認知障礙、精神症狀等。尤其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常導致多發性腦葉出血,與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表現有所不同。
腦澱粉樣血管病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如頭顱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可發現腦葉出血、腦微出血等特徵性表現。病理檢查是確診的金標準,但通常在患者死後進行。
注意事項:對於老年人出現反復的腦葉出血等神經系統症狀時,應考慮腦澱粉樣血管病的可能。要注意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腦出血進行鑒別診斷,如高血壓性腦出血等。同時,對於有腦澱粉樣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神經系統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在治療方面,主要是針對出血等併發症進行處理,如止血、降低顱內壓等。對於認知障礙等症狀,可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