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子宮、乳房的變化主要包括以下子宮復舊、子宮收縮、惡露排出、乳腺泌乳、乳腺導管擴張等。
子宮復舊:產後子宮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的過程。子宮體肌纖維不斷縮復,子宮體積逐漸縮小,產後 1 周子宮約為妊娠 12 周大小,產後 6 周恢復至正常大小。
子宮收縮:分娩後子宮會持續收縮,以減少出血。宮縮時子宮變硬呈球狀,間歇期鬆弛。這種收縮有助於壓迫子宮血管,減少產後出血。
惡露排出:產後宮腔內的血液、壞死的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 4 - 6 周。惡露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惡露和白色惡露。
乳腺泌乳:產後垂體催乳素分泌增加,刺激乳腺腺泡分泌乳汁。初乳量少,呈淡黃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抗體等營養物質,對新生兒的生長髮育具有重要意義。
乳腺導管擴張:分娩後乳腺導管開始擴張,為乳汁分泌和排出做好準備。乳腺導管的通暢對於母乳餵養的成功至關重要。
注意事項:產後應注意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及時更換會陰墊,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預防感染。母乳餵養時,要注意正確的哺乳姿勢,避免乳頭皸裂。同時,要定期復查子宮恢復情況和乳腺健康,如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