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腹痛應與以下疾病相鑒別:盆腔炎、子宮復舊不良、宮腔積血、腸痙攣、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一、盆腔炎:多有產後感染史,腹痛為持續性,下腹部壓痛、反跳痛明顯,伴有發熱、白帶增多等症狀,婦科檢查可發現子宮及附件區有壓痛、增厚等表現。
2.子宮復舊不良:常表現為產後惡露量多、持續時間長,伴有下腹墜脹、隱痛,子宮較正常孕周大且軟,按摩子宮後可有血性惡露排出。
3.宮腔積血:多發生在產後不久,突然出現下腹劇烈疼痛,呈持續性,伴有肛門墜脹感,陰道流血不多,子宮增大、壓痛明顯。
4.腸痙攣:可因進食不當、腹部著涼等引起,腹痛多為陣發性,以臍周為主,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腹部聽診可聞及腸鳴音亢進。
5.腹壁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常在剖宮產術後出現,切口處有週期性疼痛,與月經週期相關,疼痛程度不一,可伴有局部硬結、觸痛等。
注意事項:產後出現腹痛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向醫生詳細描述腹痛的特點、伴隨症狀等,以便醫生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關檢查,如婦科檢查、B 超等,以明確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受涼等,促進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