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對痔瘡有諸多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便血、肛門疼痛、肛周瘙癢、痔核脫出、便秘等。
便血:熬夜會導致身體機能紊亂,腸道蠕動減緩,容易引發便秘。而便秘時排便用力過度,會使肛門周圍的靜脈叢破裂,從而出現便血症狀,血液通常為鮮紅色,點滴狀或噴射狀。
肛門疼痛:長期熬夜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肛門局部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侵襲,引發炎症,炎症刺激肛門周圍神經會導致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時疼痛更為明顯。
肛周瘙癢:熬夜可能引起體內濕熱內生,濕熱下注至肛門周圍,刺激肛周皮膚,導致肛周瘙癢難耐,患者常忍不住搔抓,進一步加重肛周皮膚的損傷。
痔核脫出:熬夜導致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不暢,會使痔核的靜脈叢淤血擴張,當腹壓增加如咳嗽、用力排便等時,痔核就容易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可能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
便秘:熬夜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節律,導致腸道蠕動減慢,水分吸收過多,大便乾結,難以排出,從而引發便秘。
熬夜對痔瘡的影響較大,患者應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盡量在晚上 11 點前入睡。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減輕肛門局部的壓力,以預防和緩解痔瘡症狀。如果痔瘡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