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膝蓋脫臼自己掰回來後怎麼處理好

發佈時間:2025-02-05 16:37:21
李偉明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膝蓋脫臼自己掰回來後可能是運動損傷、外力撞擊、關節先天性發育不良、肌肉力量不平衡、關節疾病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固定休息、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等。

1. 運動損傷:在進行劇烈運動如籃球、足球時,突然的扭轉、拉伸動作,易導致膝關節超出正常活動範圍,引發脫臼。應立即停止活動,對受傷部位進行冷敷,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以減輕腫脹和疼痛。可遵醫囑使用雲南白藥膏、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活血止痛膠囊,同時使用膝關節支具或石膏固定,固定期間避免負重,之後根據恢復情況進行康復訓練。

2. 外力撞擊:遭受如車禍、高處墜落等強大外力衝擊,使膝關節結構遭到破壞而脫臼。需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排除其他嚴重損傷。可遵醫囑口服三七片、布洛芬緩釋膠囊、跌打丸,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待疼痛緩解後,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開展康復鍛鍊,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3. 關節先天性發育不良:膝關節在發育過程中存在缺陷,如關節面不平整、韌帶鬆弛等,增加脫臼風險。要注意日常活動中保護膝關節,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可遵醫囑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仙靈骨葆片、碳酸鈣D3片,必要時佩戴膝關節矯正支具,定期復查,根據發育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4. 肌肉力量不平衡:長期不正確的運動習慣或缺乏鍛鍊,導致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不均衡,無法有效維持關節穩定。應進行針對性的肌肉力量訓練,如直腿抬高、靜蹲等。可遵醫囑外用消腫止痛酊、雲南白藥氣霧劑、麝香祛痛搽劑,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肌肉恢復能力。

5. 關節疾病:如關節炎、滑膜炎等疾病,會破壞關節軟骨和周圍組織,削弱關節穩定性,引發脫臼。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可遵醫囑服用塞來昔布膠囊、依託考昔片、美洛昔康片,控制炎症。同時進行物理治療,如超短波、紅外線照射等,緩解症狀,改善關節功能。

膝蓋脫臼自行復位後,要密切關注膝關節的恢復情況,包括疼痛程度、腫脹變化、活動範圍等。避免過早進行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防止再次脫臼。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在康復過程中,如有不適或異常,應立即就醫。

膝蓋脫臼自己掰回來後怎麼處理好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