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液循環不佳可能是長時間久坐或久站、缺乏運動、寒冷刺激、血管病變、外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適當活動、保暖、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長時間久坐或久站: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影響血液循環。日常應定時起身活動,進行簡單的踮腳尖、踢腿等動作,促進血液回流;工作間隙可多走動,避免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休息時將腿部抬高,高於心臟水平,利於血液回流。
2. 缺乏運動:身體活動量過少,下肢肌肉得不到有效鍛鍊,無法輔助靜脈血液回流。每周應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進行腿部力量訓練,如深蹲、腿部拉伸等;還能參加一些健身操、瑜伽課程,增強腿部肌肉力量。
3. 寒冷刺激:寒冷會使血管收縮,阻礙血液循環。注意腿部保暖,根據天氣及時增添衣物,可穿保暖褲、厚襪子;睡前用熱水泡腳,水溫控制在 40 - 45 攝氏度,每次浸泡 15 - 20 分鐘;也可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腿部,但要注意避免燙傷。
4. 血管病變:如靜脈曲張、動脈硬化等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對於靜脈曲張,可遵醫囑使用邁之靈片、地奧司明片、羥苯磺酸鈣膠囊,同時穿戴醫用彈力襪;動脈硬化患者,可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血塞通軟膠囊。病情嚴重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5. 外傷:受傷後局部腫脹、淤血,影響血液循環。受傷早期可進行冷敷,減輕腫脹和疼痛;48 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淤血吸收;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膏、紅花油、消腫止痛酊等藥物。若外傷嚴重,需及時就醫處理。
日常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避免食用過多高脂肪、高糖食物。定期體檢,關注下肢血液循環情況,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