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都是小紅疙瘩可能是過敏、蚊蟲叮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皮膚乾燥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遠離過敏原、防蚊驅蟲、抗病毒抗菌治療、保濕護理等。
1. 過敏:接觸如花粉、塵蟎、某些食物等過敏原後,免疫系統會將其識別為外來有害物質並啓動防禦反應,導致皮膚出現小紅疙瘩。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膠囊、依巴斯汀片均需遵醫囑用藥,同時要盡快遠離已知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加重症狀,症狀嚴重時及時就醫。
2.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人體時會注入唾液,其中的化學物質會引發人體皮膚的免疫反應,出現小紅疙瘩。可塗抹爐甘石洗劑、丹皮酚軟膏、風油精,要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帳、蚊香,避免前往蚊蟲多的地方,被叮咬後不要過度搔抓。
3. 病毒感染:如風疹病毒、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等感染人體後,可引起皮膚出現小紅疙瘩。可遵醫囑服用阿昔洛韋片、利巴韋林顆粒、泛昔洛韋膠囊,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密切觀察症狀變化。
4. 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皮膚,可引發炎症,出現小紅疙瘩。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紅霉素軟膏遵醫囑,保持皮膚清潔衛生,避免搔抓以免加重感染,飲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 皮膚乾燥:皮膚水分流失過多、皮脂分泌減少等導致皮膚乾燥,可引起小紅疙瘩。要注意皮膚保濕,可使用凡士林、尿素維E乳、硅油乳膏,洗澡時避免水溫過高、時間過長,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沐浴產品,室內可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
日常要保持皮膚清潔,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避免過度清潔。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合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規律作息,增強身體抵抗力。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