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鼻癤怎麼局部治療

發佈時間:2025-02-05 15:40:10
郭亞南副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鼻癤可能是挖鼻、拔鼻毛、外傷、鼻腔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清潔護理、藥物治療等。

1. 挖鼻:經常用手指挖鼻,易損傷鼻前庭皮膚,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使細菌容易侵入引發鼻癤。日常要改變挖鼻習慣,保持鼻腔清潔。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每日 2 - 3 次,能清除鼻腔內的分泌物和細菌。若有炎症,遵醫囑使用紅霉素眼膏、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塗抹於鼻前庭,起到消炎殺菌作用。

2. 拔鼻毛:拔除鼻毛會損傷毛囊,導致毛囊感染,進而引發鼻癤。應避免拔鼻毛,若鼻毛過長影響美觀,可用乾淨的剪刀適當修剪。若已感染,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同時配合熱敷,促進炎症吸收。

3. 外傷:鼻部受到外力撞擊等外傷,使局部皮膚破損,細菌趁機而入引發鼻癤。受傷後及時清潔傷口,用碘伏消毒。若出現紅腫疼痛,遵醫囑外用魚石脂軟膏、金黃膏、龍珠軟膏,促進炎症局限。

4. 鼻腔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鼻竇炎等,鼻腔分泌物增多,長期刺激鼻前庭皮膚,易引發鼻癤。積極治療鼻腔慢性炎症,可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減輕鼻腔炎症。同時注意鼻腔保濕,可使用復方薄荷腦滴鼻液。

5. 免疫力低下:過度勞累、營養不良等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易受細菌侵襲引發鼻癤。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可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若因免疫力低頻繁發病,可遵醫囑使用轉移因子口服液、匹多莫德顆粒、脾氨肽凍乾粉調節免疫力。

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潔,避免擠壓鼻癤,防止炎症擴散。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利於病情恢復。

相關文章
鼻癤怎麼局部治療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