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後的長期治療,可能是血管狹窄、心肌損傷、炎症反應、血栓形成、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 血管狹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影響心肌供血。可通過服用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匹伐他汀鈣片均需遵醫囑用藥穩定斑塊,降低血脂,延緩血管狹窄進展。同時,必要時可能需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搭橋手術,改善心肌血供。
2. 心肌損傷: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時心肌受到嚴重損傷,影響心臟功能。可使用輔酶 Q10 膠囊、曲美他嗪片、左卡尼汀口服溶液遵醫囑用藥營養心肌,促進心肌修復。定期復查心臟超聲等檢查,評估心肌恢復情況。
3. 炎症反應:體內炎症反應可加重心肌損傷和血管病變。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吲哚布芬片、雙嘧達莫片,抑制炎症因子,減輕炎症對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影響,同時預防血栓形成。
4. 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狀態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肌梗死復發風險。服用華法林鈉片、利伐沙班片、達比加群酯膠囊遵醫囑進行抗凝治療,防止血栓形成。定期監測凝血指標,調整藥物劑量。
5.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缺乏運動、高鹽高脂飲食等不良習慣會加重心血管負擔。應戒煙限酒,規律進行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保持低鹽低脂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控制體重,保持良好心態和充足睡眠。
日常要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診,攜帶之前的檢查報告,方便醫生瞭解病情變化。嚴格按醫囑規律服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注意觀察自身症狀,如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心悸等不適,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