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

發佈時間:2025-06-25 18:00:03
範存剛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可能是頭部直接暴力撞擊、高處墜落傷、交通事故傷、銳器刺傷、醫源性損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康復治療等。

1. 頭部直接暴力撞擊:頭部遭受如棍棒打擊、石塊撞擊等直接暴力,導致顱骨變形或骨折,進而損傷腦血管引發蛛網膜下腔出血。對於此類情況,若出血量大、有明顯佔位效應,需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若出血量少,可採取保守治療,遵醫囑使用氨甲環酸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甲鈷胺片,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期復查頭顱CT。

2. 高處墜落傷:從高處墜落,頭部著地,強大的衝擊力使腦部組織與顱骨發生碰撞,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治療時,穩定生命體徵是關鍵,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對於有手術指徵的患者,及時進行手術。同時,遵醫囑應用醒腦靜注射液、胞磷膽鹼鈉膠囊、吡拉西坦片,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3. 交通事故傷:車輛碰撞時產生的巨大慣性力,可使頭部在車內發生劇烈晃動或碰撞,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根據病情輕重而定,輕者保守治療,使用尼莫地平片、維生素K1注射液、腦蛋白水解物片;重者需手術干預,術後加強護理,預防併發症。

4. 銳器刺傷:刀、針等銳器刺入頭部,直接損傷腦血管,導致出血。首先要及時清創止血,根據刺傷部位和損傷程度決定是否手術。術後遵醫囑使用頭孢呋辛酯片、雲南白藥膠囊、三七片,預防感染和促進傷口愈合。

5. 醫源性損傷:在進行腦部手術、介入操作等醫療過程中,可能因操作不當導致血管損傷出血。一旦發生,需立即停止操作,採取相應的止血措施。術後根據情況,遵醫囑使用氨甲苯酸注射液、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奧拉西坦膠囊,促進恢復。

治療期間要保持安靜休息,避免情緒激動和劇烈運動,保證營養均衡攝入,積極配合各項檢查和治療,按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