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硬脊膜下膿腫的治療

發佈時間:2025-06-25 17:59:59
範存剛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硬脊膜下膿腫的發生可能是鄰近組織感染蔓延、血行感染、醫源性感染、外傷、先天性解剖異常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抗感染、手術引流等。

1. 鄰近組織感染蔓延:如脊柱骨髓炎、椎間隙感染等,細菌可直接蔓延至硬脊膜下間隙形成膿腫。對於這種情況,需積極控制原發病灶感染,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曲松鈉、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鈉,遵醫囑用藥。若膿腫較大,壓迫脊髓,需及時進行手術切開引流,解除壓迫。

2. 血行感染: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肺部感染、皮膚癤癰等,細菌通過血液循環到達硬脊膜下間隙引發膿腫。治療時要先明確並治療原發病灶,選用合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膠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羅紅霉素軟膠囊,遵醫囑用藥。必要時進行膿腫穿刺引流或手術切開引流,改善症狀。

3. 醫源性感染:脊柱手術、腰椎穿刺等操作過程中,若無菌操作不嚴格,可能導致細菌侵入硬脊膜下間隙。一旦發生,應立即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美羅培南、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遵醫囑用藥。根據膿腫情況,適時進行手術清創引流。

4. 外傷:脊柱受到嚴重撞擊、骨折等外傷,細菌可經創口侵入硬脊膜下間隙形成膿腫。首先要處理外傷創口,徹底清創。同時,合理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肟顆粒、鹽酸克林霉素膠囊、甲硝唑片,遵醫囑用藥。對於已形成的膿腫,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進行引流。

5. 先天性解剖異常:如脊柱裂等先天性疾病,可能使硬脊膜下間隙更容易受到細菌侵犯。對於此類情況,在控制感染的基礎上,如使用注射用頭孢他啶、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注射用氨曲南,遵醫囑用藥。根據解剖異常情況,必要時進行手術修復,以降低感染復發風險。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密切關注身體症狀變化,如體溫、疼痛情況等,若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同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促進身體恢復。

硬脊膜下膿腫的治療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