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啼可能是飢餓、環境不適、缺乏維生素 D、腸絞痛、蟯蟲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餵養、改善環境、補充維生素 D、腹部護理、驅蟲治療等。
1. 飢餓:孩子夜間能量消耗後易飢餓,引發夜啼。若母乳餵養,可按需餵奶;奶粉餵養,根據孩子年齡和需求調整奶量。一般 3 個月內寶寶每 2 - 3 小時餵一次,3 - 6 個月每 3 - 4 小時餵一次。
2. 環境不適: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光線過強、噪音大等會讓孩子不適夜啼。保持室內溫度 22 - 25℃,濕度 50% - 60%,營造安靜、黑暗睡眠環境,給孩子穿舒適柔軟衣物和合適厚度被子。
3. 缺乏維生素 D:影響鈣吸收,導致神經興奮性增高。可遵醫囑補充維生素 D 滴劑、維生素 AD 軟膠囊、膽維丁乳。多帶孩子曬太陽,促進維生素 D 合成。
4. 腸絞痛:多在夜間發作,孩子腹部脹氣、疼痛。家長可將手搓熱,以孩子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腹部,或讓孩子俯臥位緩解疼痛,嚴重時可遵醫囑用西甲硅油乳劑、復方丁香開胃貼、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
5. 蟯蟲感染:夜間蟯蟲爬出肛門產卵,引起瘙癢。可在孩子入睡後 2 - 3 小時,查看肛門周圍有無白色線頭樣蟲子。確診後遵醫囑用阿苯達唑片、甲苯咪唑片、磷酸哌嗪寶塔糖。勤剪指甲,注意個人衛生,防止重復感染。
日常要密切觀察孩子狀態,包括體溫、精神、食慾等。若夜啼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發熱、嘔吐、腹瀉等,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