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損傷可能是腎前性因素、腎性因素、腎後性因素、感染因素、藥物因素等,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補充血容量、治療基礎疾病、解除梗阻、控制感染、停用相關藥物等。
1. 腎前性因素:主要因有效血容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等導致腎臟灌注不足。常見於大量失血、嚴重脫水、心力衰竭等。對於大量失血者,需及時輸血,如輸注紅細胞懸液補充紅細胞;嚴重脫水者,靜脈輸注生理鹽水、葡萄糖注射液等補充液體;心力衰竭患者,遵醫囑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硝酸酯類藥物片,改善心臟功能,增加腎臟灌注。
2. 腎性因素:多由腎實質損傷引起,像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間質性腎炎等。急性腎小管壞死常因缺血、腎毒性物質等引發。治療時要糾正缺血,停用腎毒性物質,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急性間質性腎炎多與藥物過敏等有關,需停用致敏藥物,遵醫囑用潑尼松片、氯雷他定片、孟魯司特鈉片等藥物治療。
3. 腎後性因素:主要是尿路梗阻,如結石、前列腺增生等。結石患者,較小結石可通過多飲水、多運動促進排出,較大結石可能需體外衝擊波碎石或手術取石;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遵醫囑口服非那雄胺片、坦索羅辛膠囊、前列舒通膠囊,嚴重時手術治療。
4. 感染因素:嚴重感染如敗血症等可引發急性腎損傷。積極控制感染,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針對革蘭氏陽性菌可遵醫囑用青霉素鈉注射液、頭孢唑林鈉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同時加強支持治療。
5. 藥物因素:一些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可導致腎損傷。立即停用相關藥物,給予對症支持治療。若出現腎功能嚴重受損,可能需透析治療。
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包括尿量、腎功能指標等。保證休息,避免勞累。飲食上遵循低鹽、低脂、優質蛋白原則,根據腎功能調整蛋白質攝入量。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