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產道裂傷可能是胎兒過大、急產、會陰保護不當、助產手術操作不當、軟產道本身彈性差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縫合止血、應用促進宮縮藥物等。
1. 胎兒過大:胎兒體積超出軟產道正常承受範圍,分娩時易導致軟產道過度擴張而裂傷。分娩過程中密切監測,若預計胎兒過大,可考慮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徵。一旦發生裂傷,及時準確縫合裂傷部位,從裂傷頂端開始,逐層縫合黏膜、肌層及皮膚。
2. 急產:產程進展過快,軟產道來不及充分擴張。孕期做好產檢,識別急產高危因素。發生急產後,仔細檢查軟產道,有裂傷時迅速縫合止血。可遵醫囑使用縮宮素注射液、益母草顆粒、新生化片,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出血。
3. 會陰保護不當:接生時未能正確保護會陰。加強助產人員培訓,提高會陰保護技術。裂傷後根據裂傷程度進行縫合,術後保持會陰清潔,避免感染。
4. 助產手術操作不當:如產鉗、胎頭吸引器使用不當。規範助產手術操作流程,術前評估適應證。出現裂傷後,精准縫合,必要時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頭孢克肟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甲硝唑片,均需遵醫囑用藥。
5. 軟產道本身彈性差:如高齡產婦、多次分娩等致軟產道組織彈性降低。產前充分評估,分娩時謹慎操作。裂傷後妥善縫合,術後注意休息,促進傷口愈合。
產後要密切觀察陰道流血情況,保持外陰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和過早性生活,按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異常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