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可能是免疫力低下、病原體感染、誤吸、環境因素、基礎疾病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增強免疫力、抗感染、避免誤吸、改善環境、治療基礎疾病等。
1. 免疫力低下:當身體免疫力降低時,肺部抵御病菌的能力減弱,易引發感染。比如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營養不良等都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可通過規律作息,保證每天 7 - 8 小時睡眠;加強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適度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增強免疫力。必要時,遵醫囑使用轉移因子口服液、匹多莫德顆粒、胸腺肽腸溶片來提升免疫力。
2. 病原體感染: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入侵肺部,大量繁殖引發炎症。常見如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等。針對細菌感染,遵醫囑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片抗感染;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韋林顆粒、磷酸奧司他韋膠囊、阿昔洛韋片;支原體感染常用羅紅霉素膠囊、克拉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
3. 誤吸:吞咽功能障礙、意識不清等情況下,口咽部的分泌物、食物等易誤吸入肺部,引起感染。對於吞咽困難者,進食時要緩慢,採取半臥位,必要時鼻飼飲食。昏迷患者要定期翻身、拍背,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誤吸。
4. 環境因素:長期處於空氣污染嚴重、通風不良的環境中,肺部易受到有害顆粒、病菌的侵襲。應盡量避免處於污染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使用空氣淨化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在霧霾天氣等外出時,佩戴好口罩。
5. 基礎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基礎疾病會破壞肺部正常結構和功能,增加感染風險。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遵醫囑使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噻托溴銨粉霧劑;支氣管哮喘患者使用孟魯司特鈉片、氨茶鹼緩釋片、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氣霧劑。
治療期間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清淡易消化,多喝溫水,促進痰液排出。注意保暖,避免著涼,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防止交叉感染。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