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學過程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5-03-11 10:30:27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學過程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流行特徵、潛伏期等。

1. 傳染源:主要為早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腮腺腫大前6天至腫大後9天從唾液腺中可分離出病毒,此時患者具有傳染性,病毒可隨唾液排出體外,通過飛沫等方式傳播給他人。

2.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患者在說話、咳嗽、打噴嚏時,含有病毒的飛沫散布到空氣中,被易感者吸入後可引起感染。也可通過接觸被患者唾液污染的物品,如玩具、餐具、衣物等間接傳播。

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5 - 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但也有少數人可再次感染。

4. 流行特徵:全年均可發病,冬春季為高發季節。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易發生暴發流行,可呈散髮或小流行,每隔2 - 3年可出現一次較大規模的流行。

5. 潛伏期:平均18天14 - 25天。在潛伏期內患者一般無明顯症狀,但體內病毒已開始複製,潛伏期過後可出現腮腺腫大等典型症狀。

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一旦發現疑似病例應及時隔離並就醫。患病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食用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疼痛。居住環境要保持通風良好,對患者使用過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出現頭痛、嘔吐、腹痛等異常症狀,需及時告知醫生進行相應處理。

相關文章
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學過程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