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患者的監護要點包括觀察便血情況、監測生命體徵、關注伴隨症狀、留意心理狀態、檢查用藥反應等。
1.觀察便血情況:密切留意便血的顏色、性狀和出血量。若為鮮紅色血便,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黑色柏油樣便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觀察便血是持續還是間斷出現,是便後滴血還是與糞便混合等,準確記錄便血的次數和量,為醫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2.監測生命體徵:定時測量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若患者出現心率加快、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四肢濕冷等症狀,可能提示出血量較大,有休克的風險,需立即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3.關注伴隨症狀:注意患者是否有腹痛、腹瀉、便秘、惡心、嘔吐等伴隨症狀。例如,伴有劇烈腹痛可能是腸道梗阻或腸套疊等;伴有腹瀉可能是腸道感染或炎症性腸病等。瞭解伴隨症狀有助於判斷便血的原因。
4.留意心理狀態:便血可能會使患者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要多與患者溝通交流,給予心理支持和安慰,緩解其緊張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5.檢查用藥反應: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某些藥物,如抗凝藥、非甾體抗炎藥等,要關注用藥後的反應。某些藥物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出血,必要時需調整用藥。
在監護便血患者過程中,要保持環境安靜、舒適,讓患者充分休息。飲食上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時,要與醫生保持密切溝通,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監護和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