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體內尚未吸收的毒物常見方法有催吐、洗胃、導瀉、灌腸、吸附毒物等。
1. 催吐:通過刺激咽喉部位,引發嘔吐反射,促使胃內尚未吸收的毒物排出體外。常用手指、筷子等輕觸咽後壁,引發嘔吐動作。但催吐不適用於昏迷、驚厥患者以及腐蝕性毒物中毒者,以免發生誤吸或加重損傷。
2. 洗胃:是將一定量的溶液灌入胃腔內,混合胃內容物後再抽出,如此反復沖洗,以清除胃內毒物。一般在毒物攝入後 4 - 6 小時內洗胃效果較好,但某些毒物吸收緩慢或胃排空延遲時,超過此時限仍可考慮洗胃。洗胃需注意選擇合適的洗胃液,避免使用可能與毒物發生反應產生更有害物質的液體。
3. 導瀉:使用瀉藥促使腸道內毒物盡快排出。常用的導瀉劑有硫酸鎂、硫酸鈉等。一般在洗胃後進行,通過口服或胃管注入導瀉劑,加快毒物從腸道排出。但要注意避免在腐蝕性毒物中毒時使用,以防加重腸道損傷。
4. 灌腸:對於口服毒物時間較長、超過洗胃有效時間且導瀉效果不佳者,可採用灌腸的方法。常用溫肥皂水或生理鹽水進行高位灌腸,以清除腸道內毒物。尤其適用於巴比妥類、阿片類等中毒。
5. 吸附毒物: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劑,它能有效吸附多種毒物,減少毒物在腸道的吸收。一般在洗胃後經胃管注入活性炭懸液,使其與毒物充分結合,然後通過腸道排出體外。
進行上述操作時,應根據毒物種類、中毒時間、患者身體狀況等因素綜合選擇合適的方法。操作過程需謹慎,避免因不當操作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若情況複雜或不確定如何處理,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幫助,確保排出毒物的措施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