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功能檢查、基因檢測等。
1. 體格檢查:由醫生通過視、觸、叩、聽等基本方法,對身體各部位進行檢查,如檢查身高、體重、血壓、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等,初步瞭解身體的基本健康狀況,篩查是否存在明顯的異常體徵。
2. 實驗室檢查:涵蓋血常規、尿常規、生化檢查等。血常規可瞭解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數量及形態,輔助診斷貧血、感染等疾病;尿常規能檢測尿液的酸鹼度、尿蛋白、尿糖等,有助於發現泌尿系統疾病;生化檢查包含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等項目,評估身體代謝功能和器官功能狀態。
3. 影像學檢查:常見的有 X 光、超聲、CT、MRI 等。X 光可用於檢查骨骼、肺部等結構;超聲能觀察肝臟、膽囊、胰腺、脾臟、腎臟等腹部臟器以及甲狀腺、乳腺等體表器官的形態和結構;CT 對一些複雜部位的病變診斷更具優勢;MRI 則在神經系統、軟組織等方面的檢查有獨特價值。
4. 功能檢查:例如心電圖,能記錄心臟電活動情況,幫助診斷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臟疾病;肺功能檢查可評估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病情評估有重要意義。
5. 基因檢測:通過分析個體的基因信息,檢測某些特定基因的突變情況,有助於預測某些遺傳性疾病的發生風險,為個性化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提供依據,但相對來說在常規體檢中應用不如前幾項廣泛。
體檢前要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飲食,避免劇烈運動、熬夜和飲酒。體檢當天需空腹,以便進行血液等相關檢查。穿著寬松、便於穿脫的衣物,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要求。若正在服用某些藥物,需提前告知醫生,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停藥,確保體檢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