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乙狀結腸增生性腸息肉是甚麼意思

發佈時間:2025-01-20 05:32:46

乙狀結腸增生性腸息肉是指生長在乙狀結腸部位的增生性息肉。

乙狀結腸是結腸的一部分,其形狀類似於乙字形,連接直腸和肛門。結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四個部位,這些部位均可能長息肉,但如果息肉生長在乙狀結腸,則被稱為乙狀結腸增生性腸息肉。這種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主要是由於腸道黏膜組織長期受到炎症性刺激導致的黏膜充血、糜爛,進而形成息肉。

此外,糞便的糞渣和異物也可能刺激黏膜上皮,導致黏膜損傷並形成息肉。大多數乙狀結腸增生性腸息肉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通常是在腸鏡檢查中偶然發現的。然而,如果息肉體積較大,可能會出現腹部包塊、下腹部墜脹感和疼痛感等症狀,甚至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功能,導致食慾不振、排便困難等。

對於乙狀結腸增生性腸息肉的治療,通常需要根據息肉的大小、數量和位置等因素綜合考慮。如果息肉較小且沒有惡性病變的風險,可以選擇觀察並定期進行腸鏡檢查。但如果息肉較大或存在惡性病變的風險,則需要進行內鏡切除術、微波消融術等手術治療。

乙狀結腸增生性腸息肉患者需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進食腐爛、發霉、未清洗的食物等,以免引起病原體進入體內並誘發炎症反應。同時,患者需要定期進行體檢,通過大便隱血試驗、纖維結腸鏡檢查等方法盡早發現息肉的存在。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以及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和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文章
乙狀結腸增生性腸息肉是甚麼意思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