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的症狀有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性狀改變、嘔吐、發熱及精神萎靡等。如果小兒出現腹瀉,應及時前往兒科就醫。
1.大便次數增多:腸道受到病原體侵襲或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腸道蠕動加快,腸內容物通過速度增加,水分來不及充分吸收就被排出體外。正常小兒每天大便1-2次,腹瀉時可達每日3次以上,甚至十餘次。
2.大便性狀改變:由於腸道黏膜受到損傷,消化吸收功能障礙,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分解,以及腸道內滲透壓改變,水分進入腸腔增多,使大便的形態和質地發生變化,可為稀便、水樣便、蛋花湯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等。
3.嘔吐:胃腸道受到刺激後,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嘔吐中樞興奮,將胃內的食物排出體外,可在腹瀉之前或之後發生,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嚴重時可呈噴射狀。
4.發熱:由於病原體及其毒素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產生內源性致熱物質,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定點上移,引起發熱反應,體溫可在38℃-39℃甚至更高。
5.精神萎靡:因腹瀉、嘔吐導致身體失水、電解質紊亂,以及營養物質吸收不足,使小兒身體虛弱,精神狀態差,表現為嗜睡、煩躁不安、活動減少、哭聲減弱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母乳餵養的媽媽應注意乳頭清潔,人工餵養要保證奶瓶、奶嘴等用具的消毒,還要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節交替和氣溫變化時,可給小兒穿肚兜等,避免腹部受涼,引起腸道蠕動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