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檢查方法,可能存在低顱壓頭痛、出血、感染、神經根損傷、腦疝等風險。
1. 低顱壓頭痛:穿刺後由於腦脊液丟失,顱內壓力降低,可導致低顱壓頭痛。患者通常在穿刺後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頭痛,疼痛多為雙側額部或枕部,可伴有惡心、嘔吐、眩暈等症狀。一般平臥休息、多飲水後可逐漸緩解。
2. 出血:穿刺過程中可能損傷血管,引起出血。少量出血時,患者可能僅有輕微的腰部疼痛或不適;若出血量較多,可形成硬膜下血腫或腦內血腫,導致肢體無力、感覺障礙、意識障礙等嚴重後果。
3. 感染:如果穿刺操作不規範,消毒不徹底,可能會將細菌等病原體帶入椎管內,引發感染。患者可出現發熱、頭痛、頸項強直等腦膜炎的症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4. 神經根損傷:穿刺針可能會刺激或損傷神經根,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多數情況下,神經根損傷是暫時的,經過休息和對症治療後可逐漸恢復。
5. 腦疝:這是腰椎穿刺較為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當顱內壓力明顯升高時,穿刺放液過快、過多,可導致腦組織移位,形成腦疝。患者可迅速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循環衰竭等,病死率極高。
在進行腰椎穿刺前,醫生會詳細評估患者的病情,權衡利弊。穿刺後患者應按醫生的要求臥床休息,密切觀察自身症狀,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